重阳节的来历及诗歌

网上有关“重阳节的来历及诗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重阳节的来历及诗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 ,成为尊老、敬老、爱老 、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所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 。重阳节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印记,世人却鲜为人知 ,今天就让我来说一说吧!

?重阳节的来历

易经说

《易经》中九之阳数相重,是重阳节的由来之一。“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 ,故日“重阳 ”;因日与月皆九 ,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 ,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 ,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 ,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

神话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 ,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 ,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惨不忍睹。

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 ,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 。恒景历经艰险 ,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 ,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 ,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 ,瘟魔又要出来作恶 ,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这时,仙人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 ,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恒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

恒景回到家乡 ,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 ,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 ,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 ,扑到山下。就在这时 ,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 ,不敢前行 。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 ,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节的诗词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朝·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2.《采桑子·重阳》近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3.《九日齐山登高》唐朝·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4.《蜀中九日》唐朝·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5.《小梁州·九日渡江》元朝·汤式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山容瘦 ,老树替人愁。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 。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 ,难比旧风流。

6.《九日》唐朝·王勃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7.《折桂令·九日》元朝·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 ,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 ,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 ,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

8.《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宋朝·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9.《九日送别》唐朝·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10.《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朝·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 ,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重阳节风俗

1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考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 ,它像一座宝塔 ,上面还要做两只小羊,来符合重阳(羊)的含义。

2 、赏菊并饮菊花酒

在古代,重阳节大家都会出门赏菊以及饮菊花酒。人们还将农历九月称为“菊月 ” ,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

3、插茱萸和簪菊花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荣萸可以避难消灾,就会把茱萸放在香袋里面佩带或插在头上。除了佩带茱萸 ,人们也会头戴菊花。

4、登高

在古代,民间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地点 ,并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 、登高塔。

重阳节来历:重阳节始于西汉,源自天象崇拜 ,从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汉朝时重阳节习俗从宫中流传到民间;三国时,开始把重阳当作一个节日;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宋元明清时 ,宫廷、民间会举行各种活动庆祝重阳节 。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 ,“九九 ”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 ,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 ,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民俗观念中“九 ”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2006年5月20日 ,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有登高 、佩茱萸 、赏菊花、饮菊花酒、晒秋 、孝敬老人、妇女回娘家等风俗,故又称“登高节 ”、“茱萸节” 、“菊花节”、“晒秋节 ”、“老人节” 、“女儿节”等。此外还有采药、围猎、射柳 、放风筝、蹴鞠、吃重阳糕等习俗 。

港 、澳 、台等在这一天举行的祭祀海神活动;韩国、日本,有在重阳节吃花煎、花菜 、放风筝 ,吃茄子,吃栗子饭祭菊等习俗;美国旧金山华人聚居地有赏菊、吃重阳糕,举行敬老助老等活动。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有九月庆典、火神崇拜 、天神互通消息、恒景除瘟魔等 ,较早记载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及诗歌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9)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鲜佳佳的头像
    鲜佳佳 2025年09月02日

    我是爱称号的签约作者“鲜佳佳”

  • 鲜佳佳
    鲜佳佳 2025年09月0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重阳节的来历及诗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重阳节的来历及诗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农历九月九日,...

  • 鲜佳佳
    用户090206 2025年09月02日

    文章不错《重阳节的来历及诗歌》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称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